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砥砺奋进新时代•商科实践教学之一—— 管理学院: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行业性校企合作模式
2018-01-10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的实际,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015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为培养商科应用型人才,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我校各二级学院坚持以商立校 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色,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学科竞赛、专业设计、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方式,积极推动商科实践教学。为展示实践育人成果、推广实践教学经验,党委宣传部与教务处联合推出“砥砺奋进五年﹒商科实践教学”新闻专题,以飨师生。

 管理学院: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行业性校企合作模式

围绕“以商立校 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培养面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管理学院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已从单纯的校企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单一模式,发展为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组建订单班模式,到面向行业的多渠道、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行业性的校企合作模式。

专业实习是基础,是对专业的初步认识,是学生进入行业的第一道门槛。管理学院与百联集团、国美电器、光明集团、永辉超市、统一超商等多家著名商业连锁与零售企业建立了企业实习基地,很好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同时学院与国美电器、百联集团组建企业订单班,为企业定制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面对行业快速发展,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要培养面对行业具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上述模式还不够。管理学院鼓励各专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由此市场营销专业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在专业带头人的指导下采取与联商网联合举办“网上沙龙”的形式,让师生与行业有了高频交流,开辟了融于实践的新途径,创建了校企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提出“产学研训练营”项目,工商管理(零售管理)专业提出“对接国际标准,实现双证融通”模式。

一、网上沙龙,开辟校企合作新体验

联商网风云:平台成长迅速,合作频繁深入。

联商网由浙江易合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10月创建,截止2016年底,联商网网页每日点击率突破900万次,并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个人注册会员数突破100万人,收费企业会员数达到1800余家,其中商业地产收费会员超过300家。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零售业第一门户网站,为中国零售业最大的新闻资讯平台、最大的社区交流平台、最大的商务对接平台。联商网的服务对象面向零售行业各个业态:百货店、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3C店、餐饮店、药店、服饰连锁店、奢侈品,及各类专业零售卖场,进而关联至零售业各服务机构、生产厂商、商业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等上下游群体。自联商网成立以来,本校教师带领的教学团队一直与联商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曾担任联商网下属的《店长》杂志的主编与顾问,2015年起还应邀担任“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至今,开展数据分析,发布研究报告,为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带领学生参与行业活动,指导学生调研项目联商网公开发布,让我校学生逐渐被行业所熟知。

(图为带领管理学院学生参与行业会议)

新零售研究:创建网上沙龙,师生共同参与。

2016年上半年,联商网首先提出“新零售”概念以后,成立了“新零售干货群”与“新零售顾问团”,网上沙龙就是利用“新零售干货群”所开展活动。2017年“双十一”调研项目(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社团“营销策划研究会”完成调研)通过网上沙龙方式引发行业关注。目前网上沙龙这种校企实践新模式已常态化,固定时间开展,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让学生现场感受行业专家的观点,了解行业动态,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图为学生现场感受网上专家的观点)

网上沙龙运作:与行业深度互动,与专家充分交流

沙龙的运作全部在网上实现,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1)主题接地气:主题来自行业实践,从行业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经过提炼,总结出主题与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行业实践,面临困惑的问题,便利店发展趋势大讨论、无人商店与无人货架发展走势等;另一种是时效性很强的主题,如双十一前的一个沙龙是“从双十一看未来零售的走势”,阿里巴巴集团入股大润发以后刚两天,就组织了一场以“阿里买买买的功与过”的网上沙龙。

(2)嘉宾懂行情:每次沙龙一般设立3-5个问题,邀请3-5位嘉宾,三天前约请,利用晚上8点到10点这段时间开讲。

(3)主持有人脉:由本校专业教师主持。对主持人要求较高,一是要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二是要与行家有交流与沟通,三是要做引导性发言,四是要控制场面(常常会有嘉宾跑题),五是要做快速的点评与总结性发言。所以,为了做好主持,就要多与行家接触,参与行业活动,获得行业认可。这是对教师很好的锻炼机会。

(4)平台有支撑:每次沙龙结束,后台有专人负责整理嘉宾、参与者、主持人的观点,一般在第二天就能在网上平台发布。如1120日阿里入股大润发,21日举办网上沙龙,22日即发布了沙龙报道:《对于阿里狂购线下零售:现在谈功过还有点过早》(http://m.linkshop.com/news/show.aspx?id=391761&from=singlemessage

(5)学生有参与: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参与的方式有三种:第一,让学生预先做调查,师生被邀请作为沙龙嘉宾,并发布相关观点;第二,教师组织师生观看沙龙,通过教师发布学生观点;第三,建立群外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讨论,并将观点在网上发布。如“从双十一看新零售的未来走势”,就是有本校营销策划研究会社长赵送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了“在校大学生双十一购物意向调查”以后,直接进群参与沙龙。如报道《2017年双11变化及对今后零售业的影响 》 http://m.linkshop.com/2017/Sharon/index.aspx?id=17&from=singlemessage

(6)事后有辅导:学生对行家所讨论的问题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也有迷惑不解的时候,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适时引导,传道解惑,于是,师生互帮就有了更多的接地气的话题,学生也有更多的“获得感”,感觉自己在成长。所以,网上沙龙也是增进师生情谊,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签约:拓展深化合作内容,加快产教融合步伐

1219日,学校与浙江易合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产教融合签约仪式,副校长陈剑峰代表上海商学院与浙江易合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EO王跃林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管理学院院长王胜桥为王跃林、林国童、方献礼、厉玲、孙裕隆、谭义龙、王国平、张晟、程相民等九位行业专家颁发“行业导师证书”。通过本次签约,双方将在课程研发、科研、培训、咨询、沙龙、学生指导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内容,加强产教融合,为新商业培养商科卓越人才。 

 

(图为管理学院院长王胜桥向联商网COO林国童颁发“行业导师”证书)

学校与联商网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计划每两周举办一次“网上沙龙”,让更多学生通过平台激发科学研究、行业互动、写作阅读、演讲交流的兴趣。该类型的沙龙还可跨国开展,让学生在与境外专业人士的交流中不断提升英语专业水平。

二、产学研训练营,构建校企合作新项目

尊重个性,根据学生特点确立训练项目。学院打破各专业实习界限,让全院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特点与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喜欢的训练营项目。每个训练营招收学生20-30名。训练营结束后每位学生提交一份训练营报告和一份实习报告,并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评选优秀训练营学员,并给予奖励。训练营由校企双方根据不同训练营要求制定相应的训练培养计划,实施双导师指导。训练营从大三学生的第6学期末开始,学院和相关企业合作开设系列兴趣训练营,主要包括:

1)服装供应链项目训练营,合作企业有拉夏贝尔服装集团,百丽集团,无印良品等;

2)同城配送项目训练营,合作企业有家乐福、百世物流、中外运发展有限公司,菜鸟网络等;

3)互联网+物流平台项目训练营;合作企业有物流汇、天地会、仓友汇、洋码头,酸橘子网等企业。

需求导向,校企结合制定训练项目。每个训练营项目由2名学校老师和2名企业高管负责,并制定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训练项目。

(图为拉夏贝尔训练营开营仪式)

(图为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在现场指导学生实习)

主要训练项目有:企业运营模式介绍;企业高端访谈;企业运营系统培训(包括运输系统、上架系统、拣货系统、订单处理系统等);企业参观调研;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领导、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编写企业原创案例与分析。

三方共赢,训练积极效应凸显。该项目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长期产学研合作经验之上的,是提前进行卓越专项应用人才培训的创新措施。学校和企业通过紧密协商,共同开展学生感兴趣的系列训练营项目,共同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课程,学生经过训练营训练之后,基本具备到企业相关岗位工作的技能。参与训练营的学生在训练结束后,将优先安排进入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物流训练营目的是让大学生利用产学研和暑假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企业和行业,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让企业提前参与专项人才培养,将优先从训练营的学员中招聘储备干部。对学生来说,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业进行发展,对企业来说,企业通过提前介入,长期跟踪考查,可以招聘到满意的员工。因此该项目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来说,是个三赢的举措。

三、双证融通,对接国际职业内容新标准

 成立CITY& GUILDS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RETALING项目认证中心。按照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对接国际标准,实现双证融通”要求,工商管理(零售管理)专业将国际职业标准和中国国家职业标准内容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2015年,引进英国CITY& GUILDS(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的RETAILING国际职业资格标准,成为CITY& GUILDS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RETALING项目认证中心。同时,鼓励本专业教师先行获得国际职业证书,全面打造“双证融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2016年开始在本专业学生中进行双证融通试点,累计有100多名学生参加全球考试,通过率在90%以上。 

Advanced Retail Management通过中期审查并得到认可授权。在得到CITY & GUILDS充分肯定和授权的基础上,该专业正在开发RETAILING项目的中国标准——Advanced Retail Management,该标准建立在零售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国际认证,从而把RETAILING的课程标准转化为中国大陆标准,目前已通过中期审查,并于20171212日得到认可授权。该标准成为CITY & GUILDS在中国大陆唯一授权的零售国际标准,为我校和全国培养零售管理人才提供了参考,也为从事零售的职业人士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奠定基石。

图为City & Guilds评审专家与项目认证教师合影

成为ACBSP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会员。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的国际化、规范化水准,工商管理(零售管理)专业率先引入美国商科专业的ACBSP认证(美国商学院最权威的两大商科认证之一),2015年完成了ACBSP认证标准与准则等相关文件的翻译和审校, 20167月正式申请成为ACBSP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会员。在外方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候选人资格申请,经过ACBSP总部的认可和审批,成为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候选人单位。2016年底,选派优秀教师前往美国接受培训。目前,本专业已通过ACBSP外审专家的初步评审。预计2018年上半年,接受最后评估。

(撰稿:池丽华 谭俊洪 审核:熊平安 王胜桥 刘晋波)

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