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草长莺飞的季节,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我校“人才旋转门”特区项目建设经过了一年的运转,也如同初春的景象,彰显勃勃生机。该项目自建设以来,经历了前期充分调研、可行性论证,到实施方案落地、配套方案出台,再到去年6月第一批全职研究型教师进驻,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近日,“人才旋转门”特区的研究成果喜报接连传来。其中,我校田永革教授的60篇文章在2018年2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600 页大型数学手册中被引用。据统计,田永革发表的论文它引数达2000余次,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数学类榜单。此外,双聘教授刘鹏(经管类学科带头人),张诚平(讲席教授)、苗莉(讲席教授),均有以上海商学院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见诸国际高水平期刊,并多次代表我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言。
上海商学院财金学院财务金融研究所(Shanghai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Center of Finance)成立于2017年6月,学术团队均由海外留学归国的科研人员组成,并通过“人才旋转门”特区方式聘任。财金研究所的任务是围绕金融学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旨在建成上海市知名的前沿金融成果产出机构和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不到一年的时间,研究团队头角峥嵘,在财金学院院长周昆、党务副院长李志刚、研究所所长高翔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快速成长。财金研究所坚持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创造出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亟待产出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日前,研究所所长高翔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樊海潮副教授发表在Economic Journal上的成果获得了LSE Business Review(伦敦政经学院商业评论)的媒体报道,扩大了我校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声誉。全职研究型教师许元镫,自去年6月入职至今,已与合作者在知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三篇,他的“互联网医院运营的经济原理”、“团购网站客户忠诚度的决定机制”与“比特币在外汇市场无套利估计中的应用”等研究课题,凝聚成为了全国首门《科技金融与创新》大学课程并已进驻本科通识课堂,真正践行了以研究反哺教学,为师传道、授业之使命。截至目前,该研究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有五篇以上的存量在研文章,并都制定了明确的研究计划,每位成员处于各个阶段论文的数量也呈健康的金字塔形状。宣讲论文也是科研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所教师郭雪梅、孙莉近期还将代表学校分别参加在挪威举办的金融管理协会欧洲年会和美国举办的中西部经济协会年会等重量级学术会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财金研究所已形成了完善的汇报、反馈和激励制度,有效促进了科学研究、本科教学与服务社会在校内的良性循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初春总会给万物带来生机和希望。“人才旋转门”项目作为响应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用工模式过于单一、缺少竞争和活力的瓶颈,是学校自我探索、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良策。它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和流出,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岗位教师的流动,形成良性竞争的良好用人氛围,同时也加强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稻花香里说丰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大潮赋予了“人才旋转门”项目建设的时机,是学校的举全力支持创造了“人才旋转门”项目建设的土壤。未来,期待有更多捷报传来,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向纵深方向推进。
(撰稿:李爽 高翔 审核:邵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