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蜀织梦’支教团四川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上海——自贡,相隔两千公里 ,青春的脉搏第一次跳动在西部的热土。
小学生——大学生,跨越大半个中国,因梦想的种子心手相牵。
2018年8月,“蜀织梦”支教团一行8人由商务经济学院团总支书记邹亚妮老师带队,从上海出发,历时三十小时后到达四川省富顺县桂林村小学开展支教工作。
支教团和孩子们合照
寻梦·以志愿之名,激扬青春
“蜀织梦”四川支教社以暑期四川支教为中心,前往四川基础教育水平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山区富顺县,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支教活动,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为山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在校期间组织社团筹款及爱心宣传活动,把爱传递,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因为爸爸在富顺长大,他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一代,我也希望承担起青年的责任,通过自身所学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很多支教成员都同何雨佳一样抱着一份支教梦加入了“蜀织梦”团队。
由于成员们都没有教育学背景,大家深知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前期的课程准备中,支教成员们积极联系教育学老师指导授课技巧,并定期与奉贤区小哪吒幼儿园开展送教进课堂活动,帮助成员们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力求在支教时上好每一堂课。
支教团和哪吒幼儿园孩子们合照
支教,过去是一个人,现在是一群人。每一位支教成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团支部的支持,定期进行宣讲与募捐活动。今年“蜀织梦”支教成员通过与团支部结对,带动全校100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让一群人帮助一批人。用志愿奉献的星星之火点燃西部的热土,承担起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育梦·青春导航,陪孩子们共成长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万寿镇地处四川盆地南部,90%以上都是丘陵山地,物产匮乏,位置偏僻。桂林村小学只有6位老师,孩子们甚至没有接触过音乐、美术这类课程。为孩子们带去更多课程体验成为支教团备课的重点。团队成员王植不远千里带去吉他,将音乐送到孩子们身边。“老师,长大后我也要和你一样,将音乐背在肩上。”三年级的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拨弄着琴弦,共同谱写了一曲属于他们的《织梦歌》。
课上,孩子们一双双小眼睛盯着成员们准备的教案材料,脸上写满了对大山外世界的渴望、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当站在三尺讲台,才体会到教师的辛劳;看着班上几十双求知的小眼睛,才明白教师的职责。”支教团团长欧晓月表示爱心是支教的传承,更应该给孩子们树立感恩之心和独立行走的能力。
支教团成员带孩子们上音乐课
支教期间,在支教团开展的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成员们带孩子们一起领略上海的风采,为他们讲小笼包、说粢饭糕;与在校的大哥哥大姐姐视频连线,共话梦想;通过“桂林村音乐节”“英语情景剧”“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对梦想的执着。
筑梦·真真切切的成长
家访——最快了解孩子,融入当地生活最真实的方式。
在万寿镇桂林村家访时,一个破败的房子中住着两个男孩,孩子的父母自外出打工后音信全无,年迈的爷爷奶奶靠捡铁皮和种地供两个孙子上学和生活。房间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孩子们的书桌就是床沿,而家访当天正在下雨,家里的盆盆桶桶全被拿来接漏进房间的雨水。看到志愿者不远山路崎岖来看孩子,爷爷一直握着志愿者的手,老泪纵横:“我们能感觉到老师们对孩子的关心,也能感觉到孩子对你们的信任,我们什么都不图,只担心我们不在了,孩子可怜。请老师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家访让我们触碰到了生活的另一面。那样的环境和生活,对我们“95后”来说,没有亲眼看到是不能想象的!明年我一定还会再来看孩子们的!”支教团队员方悦怡如是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孩子们减轻生活的负担,让童真的孩子享受这个年龄应有的天真。
为孩子筑立梦想,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支教的意义不只在于帮助一些人,更在于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农村教育,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扶贫更要扶志,虽然做不了伟大的事,但我们蜀织梦的社员能用伟大的爱做力所能及的事。”支教成员刘炳浩积极利用在校课余时间,动员社员们一起参与社团组织的书籍募捐工作,将募捐到的书籍与物资一并送到桂林村小孩子们的手中。
课堂中的孩子
支教不仅仅是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乡村的帮扶,更是一种心灵对生命的许诺。支教团成员任佩文动情的说:“在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中,我的努力也承载了更多的希望。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为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在这片热土上实现我们的梦想。”
商务经济学院“蜀之梦”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一直努力用青春和汗水践行着支教精神,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神圣号召,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川蜀高地、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织梦歌
词:“蜀之梦成员”刘炳浩 王植
曲:John Pond Ordway
川蜀天,万寿边,花儿尽开颜。
天府之上人团圆,豆花香满天。
日将寒,月将圆,中秋共聚缘。
今朝相拥蜀织梦,同盼月圆夜。
讲台上,课桌前,欢笑声飘远。
只愿此景存心间,今生难忘却。
天将晚,人渐远,别话怎轻言?
此去一别勿牵念,来时再相见。
撰稿:欧晓月 邹亚妮
摄影:任佩文 何雨佳
审核:林丽娜
责编:吴国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