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以自身言行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教育大学生在对外交流中,努力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管理学院重视学生对外交流工作,为学生出国出境交流搭建良好平台,积极培养学生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实践者,以文明言行为国家形象增添光彩,为国家软实力注入更多正能量。为更深入地使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同学了解出国出境前的注意事项,12月25日中午12点,管理学院在行政楼305会议室举行学生出国出境行前教育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伊铭、副院长焦玥、学生工作负责人郁敏、交流项目对接老师李梦圆、外联部部长马霜出席本次会议,14名参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寒假短期交流项目和4名参与台湾大叶大学冬令营项目的同学参加此次教育会。
(图为伊铭为同学们讲解安全事项)
本次教育会由马霜主持。会上,李梦圆首先介绍了管理学院本年度对外交流工作的基本概况,以及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对项目内容及最终选派的学生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她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这次机会,在短暂的国际交流期间收获珍贵的经验。会议重点内容,由伊铭带领同学们一起深入学习了《出国出境人员在外纪律》,并强调出国出境的同学们在外不仅代表了学校更代表了国家,同学们要时刻注意个人形象和自身语言行为。伊铭强调,学生要特别注意外出安全问题,殷切嘱咐同学们在外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拨打当地紧急联络号码进行呼救,并及时与老师、学校沟通,寻求帮助和指导。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人身与财产安全,避免出现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伊铭希望同学们提前学习、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充分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治安状况,确保联络畅通。在境外期间,注意保持对各种思潮的审慎理智态度,避免卷入政治性事件。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商学子以自信、开放的姿态,将与时俱进中国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促进文明互通共促。焦玥指出,国际交流项目目的是让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新知识。积极广泛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益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与成果,注重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并在学成归来之后,将所得分享给更多同学。郁敏特别叮嘱同学们如需外出活动,应结伴而行,尽量避免独自出行,时刻与同学好友、相关负责人保持联络,并牢记紧急救援电话。郁敏还提到,同学们在外交流应积极与当地学生建立友谊、互帮共促,但切记明辨是非,在涉及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等方面保持理智,并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严防上当受骗。

(图为参与台湾大叶大学交流项目的师生合照)

(图为参加坎特伯雷大学寒假短期交流项目的师生合照)
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记,在进一步明确行前注意事项的同时,心中充满家的暖意。“儿行千里母担忧”,母校和老师们是学生最好的后盾,千里之外,必自信、自立、自强,内修品格、外塑形象。此次教育会不仅让同学们树立了在外交流学习时正确的安全意识,也为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摄影:方俊哲 审核: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