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建动态

创建动态

管理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及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学习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
2018-12-12

2018年12月11日下午管理学院在行政楼305会议室分别组织了全体教师及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学习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学院党总支书记伊铭主持会议,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及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相继参加会议。

在全院大会上,学院教学副院长焦玥在会上向与会教师宣读了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的全文内容。她向与会教师指出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高校教师自身行为准则的“底线”,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为规范管理教师行为提供了处理依据。在随后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学习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学院党总支书记伊铭向工作组成员强调,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从正面倡导和负面警诫两个向度上,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对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要求。因此希望教师们今后可以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思想上有压力可及时向院领导班子反映,传递给学生正面的形象。

 

(图为全院教师学习文件精神)

与会的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们都畅谈了学习教育部两个文件精神的感悟,对学院今后落实文件精神所采取的工作举措提出了相关建议。教学副院长焦玥认为,教育部出台的两个文件,明确规定了教师行为中可弘扬和可限制的部分,是整个教师行业从业者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教师保持良好积极的一面,奉献于学生、学校和社会。营销系主任曹剑涛认为,《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是教师规范自己的红线,能让教师为学生起到标杆作用。营销系教师朱文敏认为,这两个文件对教师来说是较为基本的要求,希望教师们能全面要求自己,发挥好自身对学生的标杆作用,不断加强思想认识方面的学习。工商系主任曹静认为,作为教师本身就要遵循职业的基本规范,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明确的参照指标。工商系教师郑蓓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每位教师应该做到的,两份文件的出台让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文件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自身的职业价值观等,让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之一。工商系副主任高振认为,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学生,自身行为对学生影响较大,尽量给与学生正向引导。物流系教师张广存认为《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解答了教师队伍中出现师德师风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能对不良师风产生有效的警示作用。

 

(图为学院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交流讨论)

 

师德师风工作组成员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在听取工作组所有成员的发言后,学院院长王胜桥总结了两个文件所体现的高校教师三个方面需要:第一是政治需要。社会主义的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并对这些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政治要求。第二是教师的职业需要。近年来,随着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家对教师越发尊重,因此,社会对教师道德素养、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第三是教师本职工作的需要。这两个文件着重体现了育人的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们的言行举止有意无意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需严格要求自己,规避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两个文件在思想道德、学术研究等方面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能”与“不能”,体现了国家对于高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更多操作性措施。最后,党总支书记伊铭希望师德师风工作组的成员们根据相互学习交流后的所得,结合自身体会,在之后各系及各支部学习这两份文件精神时,积极向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同班子成员一起,为管理学院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而共同努力。

 

 

           撰稿人:曾娜 摄影:董徐辉、曾娜 审核:伊铭

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