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特约研究员朱鸿召莅临我校主讲党课“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观念,提高党员政治素养,使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管理学院党总支、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及机关组宣支部组织党员师生于6月5日下午1时在奉浦校区综合楼 422 会议室开展了“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主题党课活动。此次党课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伊铭主持,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朱鸿召为我校党员师生进行了精彩授课。
(图为开展“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主题党课活动)
管理学院全体党员师生在党课正式开始前,有序签到入场,并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党课开讲。
(图为学生党员进行课前准备)
课堂上,朱鸿召围绕“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主题,从“红色文化诞生于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引领上海城市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激励上海文化创新”等三个方面讲解了何为红色文化、何为党的初心、何为上海城市精神,带我们回顾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并用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来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朱鸿召强调:“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文化主权、主体与价值观的问题。它的核心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大同。而上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港口城市,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传播,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灵魂所系。红色文化基因鲜活地澎湃在上海人的精神血脉里,激励着上海文化创新,指引着新时代上海文化发展繁荣的方向。”他引入诸多近代知识分子的例子,从党的建设初期谈到十九大,告诉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关键在于“为人民谋福利”;他通过自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忠于“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担当者,是能做出有利于时代和平稳定之贡献的文化人;他追溯上海的历史发展与海派文化,强调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新上海人的精神——追求卓越,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做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事。在党课即近尾声,管理学院党员教师周勇提出了上海食品标准化的问题,与朱鸿召在“如何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话题上展开了讨论,丰富了此次党课的内容。课堂最后,朱鸿召提出了对党员师生的期冀——希望可以肩负起上海文化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更高的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来全面提升城市的软实力,要在提升城市“高度”之时,精心培育城市的“温度”。
(图为朱鸿召为党员师生进行精彩授课)
(图为管理学院党员教师周勇提出上海食品标准化问题)
“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之肉身,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之中国心,红色文化是上海文化之灵魂”,党员师生集中精力,认真聆听朱鸿召的精彩讲授,被其妙语连珠所吸引,收获颇丰。活动结束后,党员教师也和朱鸿召就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并合影留念。
(图为学生党员认真听讲)
(图为党员师生认真听课)
(图为管理学院党员教师和朱鸿召合影留念)
通过“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主题党课学习,党员师生对红色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更加感同身受地认识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重要意义,师生从中得到启发,今后必将肩负起上海文化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
(撰稿/摄影:廖楚楚;审核:伊铭)